English

大漠之歌

——记中建八局921—520工程项目部
2000-12-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永林 我有话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太空试验飞船“神舟”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始了中华民族载人航天的处女之航。

望着飞升的火箭,中建八局的职工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正是这些建设者们,在莽莽的戈壁上艰苦奋战两年多,高速高质地完成了太空港的建设,保证了“神舟”号的按时起飞。

坚定信心 情洒飞天工程

1994年10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第八工程局中标建设位于大漠深处的太空港工程,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工程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无先例可循。接到工程后,中建八局立即成立了以副局长梁新向为指挥长的921—520工程项目部,开赴现场。

虽然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初到工地的建设者们还是被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震惊了。10月的时节,这里的早晚已是滴水成冰,要在这里建设一座集现代建筑与高科技于一身的建筑群其困难可想而知。面对如此艰苦的现实,一些职工产生了畏难情绪。中建八局党委和工程项目部党支部没有悲观,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激发职工们的创业精神:“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个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无不表达着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当这一梦想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变为现实的时候,能参与这一工程有着莫大的荣誉。”

“志在戈壁创伟业,乐为航天作贡献”,面对江泽民总书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题词,921—520工程项目部的职工们纷纷表示了决心。

1994年12月12日,火箭测试主建筑混凝土底板施工就要开盘了,这是整个建设工程的第一仗,然而,前一天的寒流使气温骤然降至零下19摄氏度。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蒲新荣毅然率领建设者们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由于工地人员缺乏,工人们自觉地延长了工作时间,有些职工连续工作20小时才离开现场。经过半个月的顽强拼搏,底板浇筑顺利完成,赢得首战全胜。

“流鼻血、感冒、拉肚子”是初到沙漠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过的“三关”,921—520工程项目部的职工们也无一例外。安装公司项目部经理刘国治患上扁桃体炎,脖子肿得与脸一样粗,不得不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打吊针一边指挥。突然,电话里传来消息:工地急需的6台卷扬机在六盘山翻车!刘国治二话没说,拔下针头安排车辆,夜闯戈壁,第三天就从兰州拉回6台卷扬机,保证了工程进度,而此时的他却不得不在脖子上绑个方便面袋子来接控制不住的口水。

电气技术员郭玉芹是个漂亮文静的姑娘,她初到工地就把长发剪掉,泥里沙里扑在了工作上。有一天,一场罕见的大雨袭击了大漠深处,当郭玉芹被泥点打醒时,宿舍的地上已是一寸多厚的水浆,她突然想起办公室的桌子上还放着图纸,便一头冲进大雨中,摸黑找到图纸,她把图纸抱在怀里直到雨停。像郭玉芹这样的青年在921—520工程项目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戈壁大漠,他们的理想也在戈壁大漠中得到了升华。

忘我奉献 铸就大漠精神

在921—520工程项目部,干部们在困难面前总是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注释。

工程常务副指挥长蒲新荣是一个硬汉子,但“流鼻血、感冒、拉肚子”这三关他照样躲不过去。1996年秋,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中建八局组织4个公司的抹灰能手到921—520工程参加抹灰会战,蒲新荣正好赶上感冒拉肚子,高烧发到39度多,但他还挂着吊瓶主持工程例会。副指挥长常俊峰家在甘肃通渭,但连着三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

总工程师郏鸿秋年近花甲,在组织施工的半个月里,他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昼夜守候在现场,工程完成后老人不吃不喝昏睡了两天两夜。装饰项目经理王自成家在南京,妻子几次打电话说胃疼,他总是嘱咐买些胃药吃,1997年元旦过后,妻子被诊断患了肝癌已到晚期。当王自成赶回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已骨瘦如柴时,眼泪夺眶而出。正月十一是王自成的生日,往年只要他在家,妻子总要做几个好菜,今年却是王自成自己动手做了几样菜,病床上的妻子依偎在他的怀里,忍着剧痛把每样菜都尝了一点。王自成豆大的眼泪落在妻子的脸上,妻子抬头说:“不要哭,来世我们再做夫妻。”第二天,妻子就永远离开了他。办完妻子的后事,王自成毅然抛下儿女,踏上西去的火车。

“艰苦创伟业,大漠铸天魂”,中建八局921—520工程项目部的建设者在戈壁深处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铸造出“艰苦奋斗、忘我奉献、敬业求实、创新争先”这一闪闪发光的大漠精神,唱响了一曲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凯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